用户提问的核心是寻求对“发改委法律顾问”的职责、角色及其在法律服务中的具体运作等方面的深度理解,期望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围绕五个关键维度进行详尽剖析,并援引最新的中国法律法规原文作为依据,形成篇幅不少于500字的专业解答,最终以精炼总结收尾。
一、法定地位与授权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2018〕62号),发改委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和投资管理等重要职能。其法律顾问的角色,源于《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6〕30号)的要求,旨在为发改委的重大决策、行政行为、合同签订、纠纷处理等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及咨询服务。
二、核心职责与工作内容
发改委法律顾问的核心职责包括:
三、工作机制与权利保障
发改委法律顾问通常通过参加决策会议、专题研讨、书面咨询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务。其工作享有以下权利保障:
四、职业资质与选聘管理
发改委法律顾问应具备以下职业资质:
发改委法律顾问的选聘与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具体程序参照《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则》(中办发〔2019〕60号)执行。
五、绩效评价与责任追究
发改委对法律顾问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及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于未能勤勉尽责、严重失职的法律顾问,依据《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则》(中办发〔2019〕60号)及聘用合同约定,依法追究其责任。
综上所述,发改委法律顾问是服务于发改委这一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专职法律专业人士,其角色定位、工作内容、权利保障、职业资质要求以及绩效评价与责任追究机制均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与规范。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改委法律顾问在保障发改委依法行政、防范法律风险、推动法治机关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