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法典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被保险人”是否也可以成为受益人,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被保险人”的概念和含义。在中国大陆地区,《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是指接受保险合同约定的人”。因此,如果一个受益人在财产保险或者人身保险合同中,通常就是被保险人。但是,在一些特殊的保险类型中,比如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等,受益人可能不仅仅限于被保险人。
其次,法律效力。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的有效期为一年以上,且在合同成立后的一年内未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合同自动终止。因此,受益人有权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的合理期限内领取保险金,而不是等到保险合同到期之后才开始领取。
再次,保险赔偿原则。《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履行赔偿义务。如果受益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领取保险金,那么保险公司就可能会停止支付保险金,从而对受益人造成损失。这就要求受益人应该有充足的准备来领取保险金,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自己的生活。
最后,法律责任。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受益人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受益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不及时领取保险金,或者恶意利用保险金逃避责任,那么受益人就有可能面临法律的责任。
综上所述,虽然《民法典》没有明确提到“被保险人”是否也可以成为受益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受益人都可以成为被保险人。而且,受益人在享有保险金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遵守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否则就可能面临着法律责任。
总结:综上所述,虽然《民法典》没有明确提到“被保险人”是否也可以成为受益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受益人都可以成为被保险人。而且,受益人在享有保险金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遵守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否则就可能面临着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