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用户关注的是教育机构在进行虚假宣传后,是否应当承担退费责任。从法律角度看,若教育机构确实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费用并可能获得赔偿。
资深高级律师分析:
虚假宣传定义与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4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教育机构如在招生宣传中夸大其词,或承诺无法实现的学习成果,即构成虚假宣传。根据该法第55条,对虚假广告行为,广告主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若教育机构的虚假宣传影响了消费者的决策,消费者有权根据该法第24条要求经营者履行退货、更换、修理等义务。
合同法视角: 教育服务合同作为双方合意的结果,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577条)。虚假宣传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消费者可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退款。
举证责任与诉讼时效: 消费者需提供证据证明教育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及其损害后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一般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第1条),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行政与刑事责任: 除了民事责任,教育机构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广告法》第58条对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设定了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 面对教育机构的虚假宣传,消费者不仅有权要求退费,还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消费者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