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最应警惕的是虚假证明文件、伪造的合同文本以及虚构的主体身份或履约能力。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合同相对方的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
从法律角度看:
虚假证明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规定,“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虚假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欺骗对方签订合同是典型的行为之一。
伪造合同文本:同样根据《刑法》第224条,伪造、变造合同书或者其他重要文件,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签订合同,亦属于合同诈骗范畴。如通过篡改合同条款、金额等关键信息,意图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虚构主体身份或履约能力:该法条还明确指出,冒用他人名义或虚构单位名称进行签约活动,以及故意夸大自身经济实力、经营状况等情形,均可能被认定为合同诈骗行为。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受害方基于不真实的信息作出错误判断。
非法占有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刑法》强调,只有当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时,上述行为才能构成犯罪。即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已打算不履行义务,而是想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对方财物。
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24条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合同诈骗罪的具体量刑将依据涉案金额大小来确定。一般而言,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总之,在商业活动中,企业与个人都应提高警惕,避免成为此类犯罪的受害者。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