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询问的“合同诈骗罪串货”的法律问题,主要关注的是在涉及合同诈骗罪时,如果行为人有串货行为,可能会如何定罪和量刑。这里的“串货”通常指的是通过虚假合同或者欺诈手段获取他人货物或财产的行为。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犯罪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串货行为”若涉及合同诈骗,必须满足刑法规定的四个构成要件:(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3)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4)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
量刑标准:刑法规定,犯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共犯与主从犯:如果“串货行为”是共同犯罪的一部分,需要区分主犯和从犯的角色,因为这将影响量刑。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和二十七条,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而从犯则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手段和目标:“串货行为”如果涉及到欺诈性的合同,这可能加重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就属于“数额较大”,应依法惩处。
罚金和财产刑:即使在服刑期满后,如果赃款未退赔或者罚金未缴纳,法院仍可执行财产刑,包括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在《刑法》第五十二条和五十三条规定中有所规定。
总结来说,对于“合同诈骗罪串货行为”的量刑,会根据诈骗的数额、行为人在犯罪中的作用、诈骗手段等因素综合判断,参照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定罪量刑。同时,是否全额退赔受害人、是否缴纳罚金等也将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因此,具体量刑需由法官根据案情综合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