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用户询问的是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行为表现,即何种行为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
虚构事实方面:合同诈骗罪的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等与合同有关的重大事实。例如,《刑法》第22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隐瞒真相方面:行为人通过隐瞒自己真实财务状况、无实际履行能力等重要事实,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并交付财物。如《刑法》中进一步阐述,“隐瞒真相”的行为同样构成合同诈骗罪。
欺诈手段方面:行为人通过伪造合同、虚假承诺、虚构标的物等欺诈手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从而处分财产。例如,伪造产权证明、假冒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行为。
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意图永久性地剥夺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这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观要件,见于《刑法》第224条对“非法占有目的”的明确要求。
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合同诈骗犯罪的认定还要求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虽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具有多次行骗等其他严重情节。
总结来说,合同诈骗罪主要包括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通过欺诈手段促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且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对此类犯罪,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和严格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