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标准,具体询问了当诈骗金额不足2万元时是否构成犯罪。从法律角度来看,合同诈骗罪的成立并不单纯取决于涉案金额的大小,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以及造成的实际后果等多个方面。
- 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定罪标准并非仅仅看金额,还包括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但这不意味着低于3000元就不构成犯罪,具体还需结合案情判断。
- 量刑因素:除了诈骗金额外,法院在判决时还会考虑诈骗手段的恶劣程度、诈骗对象的特殊性(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诈骗行为的社会影响等因素。即使金额不高,如果诈骗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也可能构成犯罪。
- 证据要求:定罪不仅需要证明诈骗行为的存在,还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这包括但不限于行为人的言辞、行为、动机以及诈骗所得的用途等。
- 刑事立案标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对于涉嫌合同诈骗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即使涉案金额未达到法定的“数额较大”,但有证据表明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仍可以立案侦查。
总结而言,合同诈骗罪的定罪不仅关注诈骗金额,更重视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诈骗手段及对社会的影响。即使金额不足2万元,如果行为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仍然可能构成犯罪。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当全面考量各种因素,确保法律的公正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