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合同诈骗案件能够被立案的具体原因及其背后的法律依据。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涉及到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客观行为、受害方的损失等多个方面。
主观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前提是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意味着行为人在实施诈骗时,其内心存在明确的非法获利意图,而非简单的商业纠纷或误解。
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同样依据《刑法》第224条,通过“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等手段进行欺诈活动,是认定为合同诈骗的重要条件之一。这里强调了欺诈行为的本质特征——即利用不真实的信息误导对方做出财产处分决定。
数额较大: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第一条指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因此,只有当涉案金额达到法定门槛时,才可能构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造成实际损害后果:除了上述几点外,《刑法》还要求行为必须导致了具体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也就是说,即便行为人采取了欺骗手段,但如果并未给被害人带来实质性的损害,则难以成立本罪名。
程序合法性:最后,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任何一起刑事案件都需经过严格的司法审查流程才能正式立案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报案材料齐全性、证据充分性等方面的考量。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能否成功立案取决于是否存在明确的非法占有目的、是否采用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涉案金额是否达到法定标准、是否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以及整个过程是否符合法律程序的要求。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判断此类案件性质及后续处理方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