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金额的确认主要依据实际损失及行为人的非法所得来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约定、履行情况以及受害方的实际经济损失等因素。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合同诈骗金额的认定需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直接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这里的“数额较大”通常指因诈骗行为导致的直接财产损失或未得到偿还的部分。具体数额标准各地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达到立案标准。
间接损失考量: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犯罪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在计算诈骗数额时还应当适当考虑被害人因此遭受的其他合理支出(如追讨债务的成本)等间接损失。
预期利益损失: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约定预期收益,则当诈骗行为导致该收益无法实现时,这部分预期利益也可计入诈骗总额内进行评估。
多次诈骗累计计算:对于同一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内连续实施多起合同诈骗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明确规定:“多次实施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合同诈骗行为,未经处理的,应当按照累计数额处罚。”
扣除已归还款项:在最终确定诈骗金额时,还需减去案发前已经退还给被害人的款项或其他形式补偿的价值。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金额的确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对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乃至预期利益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并且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来进行操作。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准确界定合同诈骗金额不仅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司法机关依法惩治犯罪行为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