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咨询的问题是关于购房合同诈骗手段的全面了解,这涉及到合同法、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从诈骗手法、法律责任、防范措施、救济途径及典型案例五个维度进行解析。
一、诈骗手法:诈骗分子利用购房者对房产交易流程不熟悉,通过虚构房源信息、隐瞒房屋真实状况、伪造产权证明、提供虚假按揭贷款承诺、签订阴阳合同、设置霸王条款等方式实施诈骗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罪】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第1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法律责任:购房合同诈骗行为构成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同时诈骗分子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9条【民事责任方式】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做、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7条【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关系】规定:“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三、防范措施: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认真审查开发商或卖方的身份信息、房屋权属证明、土地使用权证、预售许可证等文件的真实性,确保交易的安全性;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合同审核,避免落入陷阱;选择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进行交易;了解房屋市场行情,避免盲目跟风购买。
四、救济途径:一旦发现购房合同存在欺诈行为,购房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诈骗分子的刑事责任;同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合同无效或撤销合同,请求返还购房款及赔偿损失;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调解帮助。
五、典型案例:2019年,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购房合同诈骗案,被告人张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多名购房者购房款共计人民币30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第241条第1款第(二)项规定:“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宣告被告人无罪……”
综上所述,购房合同诈骗手段多样,购房者需提高警惕,依法维权,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