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在合同诈骗案件中,如果犯罪分子不退还非法所得(即“赃款”),将面临怎样的法律责任及可能的法律后果。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涉及刑法对合同诈骗罪的规定,还涉及到刑事诉讼程序、财产追缴机制以及民事赔偿责任等多个方面。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这意味着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主动退还赃款,司法机关也有权通过强制措施进行追缴。
刑罚加重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四)拒不交出赃款赃物或者隐匿、转移、变卖赃款赃物逃避追查的”。因此,若犯罪分子在案发后仍拒绝退还赃款,则可能被视为加重处罚的情节之一。
民事赔偿责任:除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外,《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受害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因其违法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财产保全与执行:为确保受害方能够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赋予了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同时,在判决生效后,依据该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至二百四十条等相关条款,可通过查封、扣押、拍卖等方式强制执行债务人财产来偿还债务。
国际合作追逃追赃: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合同诈骗案件日益增多。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签订了多项双边或多边条约,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旨在加强国际间合作打击犯罪活动并追回流失海外的资金资产。
综上所述,面对合同诈骗且不退赃的情况,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支持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追究刑事责任、增加量刑幅度、保障民事求偿权利等多维度保护措施。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国内外法律资源协同作战,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