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能在询问的是,如果一个人在商业交易中伪造合同、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诱导对方签订合同,然后以此方式进行诈骗,是否构成诈骗犯罪。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后果。
首先,从刑事责任角度看,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自导自演合同诈骗即是利用合同这一形式进行诈骗。
其次,民事责任层面,《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明确了五种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其中包括“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自导自演合同诈骗可能触及这两点,因此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再者,要考虑行为人是否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欺诈消费者,将面临退货、退款、赔偿等法律责任,同时,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
第四,若涉及国际贸易,可能触犯《对外贸易法》等相关法规,虚假陈述或误导性行为可能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影响正常的外贸秩序。
最后,从《刑法》角度看,对这种违法行为的惩处,应以诈骗罪定罪,依据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自导自演的合同诈骗不仅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还可能涉及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个法律领域。对于此类行为,法律会依据其严重程度,从民事赔偿到刑事处罚,都有可能进行追究。预防和打击此类诈骗行为,维护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是法律法规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