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合同诈骗的特征及如何根据这些特征进行识别和防范,寻求法律专家基于最新法律法规的深入解析。
一、虚构事实:行为人故意捏造不存在的事实,诱使对方签订合同,如虚构公司资质或产品信息。(《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隐瞒真相:隐瞒真实情况,使得对方在误解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如隐瞒自身债务状况或产品质量问题。(同上法条第二款)
三、恶意违约:签订合同时无履行诚意,事后不履行或部分履行合同义务,意图非法占有对方财物。(同上法条第一款第(四)项:“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四、利用欺诈手段:通过虚假广告、夸大承诺等方式误导对方,使其产生错误判断而签约。(参考《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
五、设置陷阱:设计复杂的合同条款,利用信息不对称,使对方难以察觉欺诈,如隐藏高额解约费用等。(参考《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总结:合同诈骗具有明显的欺诈性和隐蔽性,预防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仔细审查合同内容,核实对方身份与信息的真实性,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存好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