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合同诈骗但未获利的情况下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欺诈行为;(3)导致对方当事人交付财物;(4)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即使行为人未实际获利,只要其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欺诈行为,并且导致对方当事人交付了财物,就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第1条规定:“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第1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即使未获利,仍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的规定,犯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未获利的合同诈骗案件,法院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欺诈手段、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作出判决。如果行为人能够积极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可能会被从轻处罚。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的成立并不以行为人实际获利为必要条件。只要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欺诈行为,并导致对方当事人交付了财物,且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即构成合同诈骗罪,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