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案件中,嫌疑人或其家属往往希望通过保释(取保候审)的方式让嫌疑人暂时脱离羁押状态,但需符合法定条件并经公安机关批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保释须满足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条件,并提供相应的担保。
- 社会危险性评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决定是否适用取保候审时,应当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犯罪的性质和情节、认罪态度、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是否有社会危险性等因素。只有在确认不会对社会造成新的危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批准。
- 保证方式选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取保候审可以采用保证金或者保证人两种形式。保证金数额由办案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而保证人则需要具备相应资格,通常要求为有固定住所和收入来源的成年人。
- 申请程序: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并提交书面申请。
- 审查与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公安机关收到取保候审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对于不同意的,还需说明理由。
- 执行监督:一旦被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被取保人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如定期报到、不得离开居住地等。违反规定的,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资格,并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案中申请取保候审需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不仅要看嫌疑人自身情况,还要充分准备相关材料及证明。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操作,以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