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民事民法 > 合同纠纷 > 问答详情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区别?

用户:158****6260 遂宁市 2024-11-27 10:57 合同纠纷 浏览量:28267
精选律师最佳回答:
姚娟
姚娟*律师/13728647853(微信同号) 专职律师 立即咨询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擅长领域: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问题概述:用户希望了解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在法律概念、行为特征、主观故意、法律责任及构成要件上的具体区别,并要求提供最新的中国法律依据原文,期待专业律师对此进行详尽阐述。

资深高级律师角度分析:

  1. 法律概念: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时,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民法典》第148条)。合同诈骗,则属于刑法范畴,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刑法》第224条)。

  2. 行为特征:合同欺诈主要表现为民事行为中的虚假陈述或隐瞒,导致对方权益受损,但不涉及非法占有目的;而合同诈骗不仅包含欺诈行为,更强调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且实施了骗取财物的实际行为。

  3. 主观故意:两者均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欺诈故意,即明知真相而故意为之。但合同诈骗还须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即意图永久剥夺他人财产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这是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主观状态上的关键区别。

  4. 法律责任:合同欺诈的法律责任主要为民事责任,包括撤销合同、赔偿损失等(《民法典》第148、157条);而合同诈骗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包括罚金、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刑法》第224条、第52、53条)。

  5. 构成要件: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欺诈行为、欺诈故意、对方因欺诈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意思表示等(《民法典》第148条)。合同诈骗除需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及骗取财物的实际结果,且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标准(《刑法》第224条、《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总结: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虽均涉及欺诈行为,但前者属民事违法行为,侧重于对合同关系的破坏和对方权益的损害,主要承担民事责任;后者则是刑事犯罪行为,突出非法占有目的和实际骗取财物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两者的区分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行为后果以及所涉法律责任的性质与程度。

相关问答
解答律师
姚娟 专职律师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服务地区:深圳市
同城律师推荐
  • 范志军 首席律师
    专注于非诉法律服务
    信用卡逾期优化、网贷逾期优化、断供房保房、断供房法拍房补贴、车辆出险维修记录、个债小额欠款
    服务地区:深圳市
  • 拓娜娜 专职律师
    陕西益图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公司上市、房产纠纷、离婚律师
    服务地区:西安市
  • 邓希宁 专职律师
    权至尊知识产权
    网贷逾期优化、网贷不合理费用、民间借贷高利息减免、断供房法拍房补贴、婚姻家庭、ICP许可证、劳动纠纷
    服务地区:广州市
  • 蔡传文 专职律师
    安徽年代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刑事自诉、法律顾问、人身损害
    服务地区:合肥市
  • 服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