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问题核心在于:即便合同诈骗所获得的非法利益数额不大,是否仍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以及这种行为的具体法律后果与相关法律规定。
犯罪构成与定性:合同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该罪名的成立并不完全取决于诈骗金额的大小,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欺诈的故意和行为,以及是否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因此,即使获利较少,只要满足诈骗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依然构成犯罪。
量刑标准:虽然获利多少不是判定合同诈骗罪与否则的标准,但它会影响量刑的轻重。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一般指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法所得的追缴与退赔: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这意味着,即便诈骗获利较少,也必须退还给受害人或被国家没收。
社会危害性与预防: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看,任何诈骗行为都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和诚信体系,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无论诈骗金额多少,都应依法惩处,以起到警示和预防作用。
法律责任教育与改正:对于实施合同诈骗但获利较少的犯罪人,司法实践中除依法惩处外,还会注重对其进行法制教育,鼓励其改过自新,通过社区矫正等方式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体现了法律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即便合同诈骗获利较少,根据中国法律,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等。法律的制裁不仅旨在惩罚犯罪,更在于恢复正义、保护受害者权益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任何企图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严正回应,提醒社会各界应秉持诚实信用原则,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