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收到疑似合同诈骗短信,希望了解:1)如何辨识该短信是否属于合同诈骗;2)若确为诈骗,应遵循何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短信内容特征识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第一条,诈骗罪的构成需具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用户需审视短信中是否存在如下特征:a) 非法占有目的的暗示,如要求转账、汇款或提供重要个人信息;b) 合同相关信息与已知事实明显不符,如对方身份、合同条款、履行情况等;c) 使用紧迫性、威胁性语言催促立即行动。
核实发送方身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4年8月28日通过,2019年4月23日修正),用户应确认短信来源的真实性。检查短信中的签名信息、回复号码与官方渠道公布的联系方式是否一致,必要时直接联系合同相对方进行核实。
留存证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年修正)第一百一十六条,用户应对短信进行截图保存,包括完整对话记录、发送时间、接收号码等信息,以备后续可能的法律程序使用。同时,勿点击任何不明链接,避免设备被植入恶意软件。
报告诈骗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第一百一十条,用户在初步判断短信涉及诈骗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将依法开展侦查工作。
寻求民事救济:若因短信诈骗导致财产损失,用户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通过)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请求法院撤销因受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修正)第五十五条还规定了消费欺诈的三倍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面对疑似合同诈骗短信,用户应细致审查短信内容特征、核实发送方身份、妥善留存证据、及时报告诈骗行为并寻求民事救济。通过法律武器,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