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案件应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随后根据具体情况可能移交至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受害者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报案与初步调查:当个人或企业发现自身遭遇了合同诈骗时,首先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将进行初步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立案条件: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八条,“对于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予以立案。”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公安机关才会正式对案件进行立案处理。
侦查阶段:一旦决定立案,则进入侦查阶段。在此期间,警方会进一步深入调查取证,包括但不限于询问证人、调取银行流水记录等手段来查明事实真相。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审查起诉:完成侦查工作之后,如果确信存在犯罪行为且证据充分,则案件会被移交给同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司法审判:最后一步是通过法院审理确定被告人的法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人民法院对于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综上所述,面对合同诈骗问题,应及时报警并配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同时也要注意保存好所有相关证据,为后续可能发生的法律程序做好准备。在整个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