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核心在于: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认定合同诈骗行为,并寻求从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包括犯罪构成、证据标准、法律责任、刑事程序以及最新法律规定。
犯罪构成上,《刑法》第224条明确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证据标准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合同诈骗需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文本、交易记录、被骗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等。
法律责任上,《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事程序遵循《刑事诉讼法》,包括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纪检监察机关在职责范围内参与监督。
最新法律规定,如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公职人员涉及合同诈骗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当给予政务处分。
综上所述,纪检监察机关认定合同诈骗行为需要结合《刑法》、相关司法解释和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通过严格审查案件事实与证据,依法定性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公职人员涉及到此类犯罪的,还需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