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询问的是关于合同诈骗是否有可能免于起诉的情况,其核心关注点在于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尽管存在合同诈骗的行为,但行为人可能不会被提起刑事诉讼。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看,合同诈骗免于起诉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自首与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如果行为人在案发后主动自首,且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法院可能会考虑免予刑事处罚。
情节轻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如果合同诈骗的情节非常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不构成犯罪。
和解与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和解或调解,被害人同意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检察机关可能决定不起诉。
证据不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如果侦查机关收集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行为人有罪,检察机关可能决定不起诉。
时效已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如果合同诈骗行为的追诉时效已经过去,即使行为人未主动投案,也可能因时效已过而免于被起诉。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行为是否能免于起诉,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自首、赔偿,犯罪情节是否轻微,是否有足够的证据,以及是否超过追诉时效等因素。每种情况都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免于起诉,行为人仍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