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核心在于询问“合同诈骗”的法律定性,特别是谁有权力或责任对此进行界定。在法律领域,尤其是刑法中,合同诈骗的定性通常由司法机关,主要是公安机关和检察院负责。法院则在审判阶段给予最终的法律定性。
首先,从刑法角度来看,合同诈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诈骗罪范畴:“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是关于合同诈骗的刑事责任规定。
其次,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对涉嫌合同诈骗的犯罪行为进行侦查。当他们发现有犯罪事实时,会立案调查,进一步确定其性质。
再次,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如果认为构成犯罪,会在法院起诉,此时法院将依据《刑法》对案件进行定性。
第四,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合同诈骗的数额标准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金额界限。
最后,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四条,明确了合同诈骗案的立案追诉标准,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
总结来说,合同诈骗的定性主要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起诉,最终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判决。相关法律规定如《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为合同诈骗的定性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