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以及如何从五个具体法律层面(定义、主观故意、行为手段、涉及金额、法律责任)对二者进行区分,要求提供中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原文依据,全文长度至少500字,并以资深高级律师的专业视角进行阐述。
一、定义层面
合同欺诈:根据《民法典》第148条【(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欺诈本质上属于民事范畴,主要表现为一方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误导对方签订合同。
合同诈骗:《刑法》第224条【(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之行为界定为合同诈骗罪。其属于刑事犯罪,核心特征在于行为人以合同为幌子,意图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二、主观故意
合同欺诈: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隐瞒事实或捏造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判断并订立合同,但并不一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合同诈骗: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直接故意,即签订、履行合同时,明知无实际履行能力或无履行意愿,仍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意图骗取对方财物。
三、行为手段
合同欺诈:常见的欺诈手段包括虚构事实、隐瞒重要信息、伪造证明文件等,旨在使对方在对合同内容产生误解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合同诈骗:除包含合同欺诈的手段外,还可能涉及伪造身份、虚构项目、恶意转移资产、携款潜逃等更为严重、直接指向非法占有的行为。
四、涉及金额
合同欺诈:并无法定金额限制,只要构成对合同相对方意思表示的实质性影响,无论金额大小均可构成合同欺诈。
合同诈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第一条,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合同诈骗罪的成立与否及量刑轻重,与诈骗金额密切相关。
五、法律责任
合同欺诈: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第500条,当事人因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解除的,应当返还财产、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诈骗:触犯合同诈骗罪的,将面临刑事处罚。《刑法》第224条规定,犯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结: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侧重于一方通过欺诈手段影响对方缔约意愿,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后者则为刑事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且使用合同作为工具实施诈骗,涉及金额达到法定标准时将承担刑事责任。两者的法律责任、处罚力度和处理程序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