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的核心是区分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两种违法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两者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具体法律规定。
定义:合同欺诈是指在订立合同时,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虚构事实,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签订合同的行为;而合同诈骗则是属于刑法范畴,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
法律性质:合同欺诈主要涉及《民法典》中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一般属于违约或侵权行为;合同诈骗则触犯《刑法》,是一种犯罪行为。
构成要件:根据《民法典》第548条,合同欺诈需满足行为人主观故意、有欺诈行为并导致相对方误解等条件;而《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还需具备非法占有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及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等要件。
法律后果:对于合同欺诈,受害方可依据《民法典》要求撤销合同、赔偿损失等;而对于合同诈骗,依照《刑法》将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直至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并追缴违法所得。
最新法律依据:最新完整的相关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现行有效版本)。
综上所述,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虽然都涉及到虚假陈述和误导行为,但两者在性质、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合同欺诈主要属于民商事纠纷范畴,可通过民事救济途径解决;而合同诈骗则上升至刑事犯罪层面,需要由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