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概述:用户遭遇疑似“用工合同诈骗”,希望了解该情况下的法律责任、识别要点、防范措施、救济途径及法律依据。
资深高级律师分析:
法律责任:用工合同诈骗本质上属于合同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8条和第179条,欺诈方应承担民事责任,包括撤销合同、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若诈骗金额较大,触犯《刑法》第224条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如罚金、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
识别要点:首先,关注合同内容是否存在虚假承诺、隐瞒重要事实或设置陷阱条款(《民法典》第469条)。其次,审视对方主体资格,如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是否真实有效(《劳动合同法》第26条)。再者,警惕预付高额费用、扣押证件、频繁变更劳动条件等异常行为(《劳动合同法》第9条)。
防范措施:签订合同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信息及信用状况(《民法典》第500条),可借助工商部门网站查询企业信息。详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保留所有沟通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以便维权(《民事诉讼法》第67条)。
救济途径: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刑事诉讼法》第110条),同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9条)。还可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合同、赔偿损失(《民事诉讼法》第3条)。若涉及劳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
法律依据原文:
《民法典》第148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179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
《劳动合同法》第26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刑法》第22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诉讼法》第67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刑事诉讼法》第110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9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总结:遭遇用工合同诈骗时,受害者需明确欺诈方应承担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通过识别合同欺诈的典型特征加以防范。一旦被骗,应及时报警、投诉,并通过民事诉讼或劳动仲裁寻求法律救济,全面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