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咨询的核心问题是关于合同诈骗的相关法律责任和法律规定。他希望了解在遭遇合同诈骗时,如何界定诈骗行为,应由哪些机构处理,受害者权益如何保护,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界定合同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处理机构:当发现可能涉及合同诈骗时,首先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其进行立案侦查。同时,也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要求赔偿损失。
受害者权益保护:受害者有权要求返还被骗取的财产,如果无法返还,可以请求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此外,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诈骗者的刑事责任。
法律后果:对于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根据诈骗金额的不同,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责任:除了刑事责任外,诈骗者还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总结来说,合同诈骗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两个层面,受害者应尽快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以便于及时止损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