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聚焦于合同诈骗与传销的区别及其法律后果,希望了解这两种行为在法律上的界定及处罚。
合同诈骗与传销的定义
合同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
传销:根据《禁止传销条例》(国务院令第444号)第7条,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法律责任
合同诈骗:依据《刑法》第224条,犯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传销: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24条,对组织策划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救济途径
预防措施
最新法律法规动态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进一步明确了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强调了对利用互联网实施合同诈骗行为的严厉打击。
关于传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持续加强对传销行为的监管力度,多次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合同诈骗与传销均属于违法行为,前者主要针对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后者则侧重于通过发展下线牟利的非法经营活动。两者均受到刑法及相关法规的严格规制,对社会经济秩序和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危害,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应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识别和防范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