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似乎在询问有关股东在合同诈骗中的法律责任及其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确定股东是否直接参与了合同诈骗行为,以及其行为是否符合我国刑法中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
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作为股东,若其个人直接参与了上述行为,则其个人将面临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上的责任是针对具体实施犯罪行为的人,而不是企业本身。
责任认定:股东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其是否直接参与了合同诈骗行为。如果只是因为公司行为而被牵连,但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活动,那么该股东不应对公司的行为负责。这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证据收集与证明:在追究股东的刑事责任时,需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直接参与了合同诈骗行为。这包括但不限于书面证据(如合同)、电子证据(如电子邮件、聊天记录)和证人证言等。证据的收集和证明过程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于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赔偿责任:除了刑事责任外,股东如果直接参与了合同诈骗行为,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进行主张。
综上所述,股东是否因合同诈骗承担法律责任,关键在于其是否直接参与了该违法行为。同时,具体的法律责任形式和程度将依据其行为性质及造成的后果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