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关于“刑事合同诈骗”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这一问题涉及到如何识别和处理在商业活动中通过签订虚假合同进行欺诈的行为。
定义与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关键在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及“数额较大”的标准。
构成要件:
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个人进行合同诈骗金额达到人民币二万元以上;单位犯罪则为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侦查。
量刑幅度:依据《刑法》第224条规定,对于犯本罪者,视情节轻重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防范措施: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加强审核力度,对合作方的身份信息、资信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法律意识;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总之,“刑事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受害者的经济利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企业和个人都应当增强法制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