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出的问题核心在于: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构成合同诈骗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认定和处理此类情况。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只要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诈行为,使得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交付财物或者履行义务,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首先,合同诈骗罪的核心要件并非必须有书面合同,而是要有“合同”的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合同诈骗罪的规定中并未明确限定为书面合同。根据《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其次,欺诈行为的存在是关键。即使无书面合同,如果行为人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受害人产生误解并因此受损,就符合诈骗的构成要件。
再者,需要证明双方存在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是可通过其他证据(如通话记录、转账凭证、证人证言等)证明双方有实质性的合同约定和履行行为。
第四,诈骗数额及情节严重性需达到法定入罪标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构成立案追诉的标准。
最后,应由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判断。对于无书面合同但涉嫌合同诈骗的行为,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调查,并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最终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做出公正裁决。
综上所述,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形下,若满足欺诈行为、交易关系、诈骗数额等相关条件,仍然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此时,司法机关将综合运用各种证据材料,依法对案件予以定性和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