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询问的是合同诈骗中诈骗主体的相关法律问题。以下将从诈骗主体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责任、司法实践及最新法律规定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诈骗主体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诈骗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
构成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构成合同诈骗罪需满足四个条件:(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3)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4)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失,且数额较大。
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规定,犯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司法实践: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方式、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来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8年第10期发布的“张某合同诈骗案”中,法院认定被告人在签订合同时即无履约能力,且将所获款项用于个人挥霍,最终被判处合同诈骗罪。
最新法律规定: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规定,体现了国家对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的决心。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中的诈骗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其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且在司法实践中有着严格的认定标准。如果您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