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概述:用户希望了解合同诈骗的定义、构成要件及其与合同签订人的关系,并期待从五个方面获得资深高级律师的专业分析,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答案概述: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合同签订人可能成为合同诈骗的主体或受害者,具体角色取决于其在欺诈行为中的实际参与情况。以下从五个方面深入解析:
犯罪主体: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合同签订人若具备上述条件且实施了诈骗行为,即可构成犯罪主体;反之,若为被骗一方,则为受害者。
主观故意:构成合同诈骗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签订人如故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意图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交付财物,即符合这一要求。反之,若签订人在不知情或无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则不构成合同诈骗。
欺诈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列举了五种合同诈骗的具体行为方式,如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等。合同签订人如有此类行为,可认定其实施了欺诈。
因果关系:合同签订人的欺诈行为必须与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因签订人的欺诈行为,导致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造成财产损失(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若合同纠纷仅源于履行瑕疵或经济风险,而非欺诈所致,则不构成合同诈骗。
数额较大: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入罪门槛为“数额较大”。具体金额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二千元至四千元以上”幅度内确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合同签订人骗取的财物价值需达到法定标准,才构成犯罪。
总结: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通过欺诈手段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且骗取金额达到法定标准。合同签订人可能成为犯罪主体,如其实施了上述行为;也可能作为受害者,如其被他人欺诈。判断时需结合具体事实,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