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刑法中关于合同诈骗罪的定义、构成要件、量刑标准、常见表现形式、法律责任及救济途径,以及相关的最新中国法律依据。
一、定义与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
二、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三、常见表现形式
合同诈骗罪常见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四、法律责任及救济途径
五、法律依据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总结:合同诈骗罪是刑法中针对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设定的罪名。该罪构成要件明确,量刑标准清晰,常见表现形式多样,触犯者将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甚至行政责任。受害者可依法寻求刑事、民事救济,维护自身权益。法律依据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