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询问的是关于长期羁押但未判刑是否违法的问题。答案是:如果在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羁押期限超过了法定时限,这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具体是否违法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来判断。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个问题:
侦查阶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有特殊情况,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这意味着最长羁押期约为三个月。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时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指出,审查起诉期限一般为一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这个期限可以延长十五日。所以,理论上最长羁押期限可达一个半月。
审判阶段:《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指出,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最长期限可延长至一个半月。因此,从逮捕到审判的总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五个月。
特殊案件处理: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侦查羁押、审查起诉和审判期限可以依法延长,但这些延长需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非无限制的。
人权保障:根据《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每个人都应被推定为无罪,有权获得迅速、公开的审判,且不受非法之长久羁押。
综上所述,如果羁押长达十个月而未经过判决,这可能已超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正常羁押期限,可能存在违法行为。但需注意,如果在特殊或复杂案件中,羁押期限可能延长,具体情况需参照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案件事实进行判断。如确实存在超期羁押且无合理解释,那么这可能构成对人权的侵犯,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寻求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