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羁押主要是为了防止其逃避侦查、审判或继续危害社会,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以下是资深高级律师从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分析: 羁押可以有效防止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和审判过程中逃逸,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如果允许其自由活动,可能会导致其逃避法律责任,增加案件侦破难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分析: 对于涉嫌严重犯罪的嫌疑人,羁押可以防止其再次实施犯罪,保护社会公众的安全。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判处重刑的嫌疑人,羁押是必要的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分析: 羁押可以确保侦查机关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不受干扰,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此外,羁押还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与其他涉案人员串供,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分析: 羁押可以有效防止犯罪嫌疑人与同案犯或其他相关人员串供,以及销毁、伪造证据。这些行为会严重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甚至可能导致真相无法查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分析: 羁押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其家属进行威胁、报复等行为,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涉及暴力犯罪、性犯罪等案件中,羁押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是为了防止其逃避侦查和审判、保护社会安全、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防止串供和毁灭证据,以及保护被害人的权益。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