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询问的是关于未成年人在犯罪后自首情况下,其羁押方式的相关法律规定。他想了解未成年人自首后是否会被羁押,以及如果羁押,会采取何种形式,是否有特殊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因此,未成年人自首可能会被从轻或减轻处理,但并非必然免于羁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这意味着未成年人即使被羁押,也会受到与成年人不同的待遇,更强调教育和改造。
另外,《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对于符合逮捕条件,但具有包括自首在内的法定情形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视情况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措施。这说明未成年人自首后,有较大可能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对于羁押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一条指出: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这再次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最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全方位保障。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自首后,法律倾向于采取更为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如可能适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措施,并确保其在羁押期间得到适当照顾和教育。同时,充分尊重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