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点,根据《继承法》第19条的规定,“遗产包括公民的私有财产和公民死亡后的遗嘱”。这意味着即使没有立遗嘱,如果一个人去世后其在世时的合法财产也是遗产。
二、第二点,根据《民法典》第38条规定,“继承人在分割遗产时应当照顾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继承人。因此,如果被继承人的配偶和子女没有能力或无法独立生活,那么他们也需要得到适当的照顾。”
三、第三点,根据《民法典》第39条的规定,“遗产中的房屋、林木等不动产,由继承人依法取得所有权。如果是动产,由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取得所有权。”也就是说,继承人在获得房产前需要先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四、第四点,根据《民法典》第602条的规定,“如果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就按照法定顺序继承。”这里的法定顺序是指法定继承人是父母、子女、配偶。如果以上所有人中任何一人去世,他们的亲属将自动成为法定继承人。
五、第五点,根据《民法典》第73条的规定,“遗嘱继承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这意味着如果有有效的遗嘱,那么遗嘱继承将优先于法定继承。但是,如果没有遗嘱,那么法定继承将会发生。
总结:来说,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不仅包括公民的私有财产,还包括公民死亡后的遗嘱。继承人在分割遗产时应当照顾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继承人,并且应当先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如果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就按照法定顺序继承。此外,如果有有效的遗嘱,那么遗嘱继承将优先于法定继承。这些规定都强调了对被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为解决继承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