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房价下跌,购房者不能单纯因为市场价值下降而选择断供,否则将面临一系列法律与经济后果。断供行为违反了贷款合同约定,可能引起银行或金融机构采取法律行动追讨欠款及违约金。
- 合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购房人一旦签订房贷合同,即负有按时还款的责任,即使房产贬值也不能成为拒绝还贷的理由。
- 信用影响:个人征信系统会记录逾期还款信息,《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若因断供导致信用受损,未来在申请其他金融服务时可能会受到限制。
- 财产处置:当借款人连续多期未偿还贷款时,《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意味着银行有权通过司法程序强制执行抵押房产。
- 额外费用:除了本金和利息外,违约方还需支付罚息以及诉讼过程中产生的律师费等相关成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指出,“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心理压力:长期处于债务纠纷中不仅会对个人造成巨大精神负担,也可能影响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
总之,虽然短期内看断供似乎能够缓解资金压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建议遇到困难时主动与贷款机构沟通寻求解决方案,比如调整还款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