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货断供,即购房者未能按时偿还银行按揭贷款,将面临包括但不限于信用受损、房产被拍卖等严重后果。这一行为不仅影响个人或家庭的财务状况,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法律上的不利影响。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房货断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信用记录损害:一旦发生断供,相关不良信息会被记录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这将对借款人未来的贷款申请、信用卡办理等产生负面影响。
财产处置风险:如果连续多期未还款,则银行有权依据合同约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之规定解除合同,并通过司法途径要求拍卖抵押物以清偿债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额外费用负担:除了本金和利息外,借款人还需支付因诉讼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以及执行过程中发生的评估费、拍卖佣金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限制高消费:对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人,法院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采取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等高消费行为的措施。
刑事责任追究:在极端情况下,如存在恶意逃避债务、伪造证据等情况,涉嫌构成犯罪时,还将面临刑事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房货断供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人信誉,还可能导致房产被强制拍卖甚至触犯刑法,因此建议借款人应谨慎对待房贷还款事宜,遇到困难时及时与金融机构沟通寻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