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的核心在于,在面临无法继续支付房贷的情况下,选择弃房断供是否在经济和法律层面上具有合理性。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看,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合同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构成合同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可能包括偿还剩余贷款、支付罚息以及因违约产生的其他费用。
房产拍卖处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银行有权申请法院对抵押房产进行强制执行并拍卖,拍卖所得款项优先用于清偿贷款及相关费用。
个人信用记录影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弃房断供将导致借款人信用记录严重受损,对其今后信贷活动产生限制。
税务与债务清偿顺序:根据《企业破产法》及相关的税收法规,如果房产拍卖款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则可能存在税务债权和其他普通债权的清偿顺序问题。
法律责任风险:若借款人恶意逃避债务,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例如《刑法》中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综上所述,弃房断供并非明智之举,不仅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剩余贷款、违约金、诉讼费等),还会严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甚至触犯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在面对房贷压力时,建议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如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计划或寻求法律援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