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关注的焦点:融资租赁债权转让的合法性、程序、风险、权益保障及法律责任。
1. 合法性: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出租人可以将租赁物的所有权转让给第三人,但出租人应当及时通知承租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承租人不发生效力。这意味着,在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有权转让其债权,但需履行通知义务。
2. 程序:转让过程应遵循公平、自愿原则。出租人与受让人签订债权转让协议,明确转让内容、时间、价款等。之后,出租人需书面通知承租人债权已转让的事实,并告知新的债权人信息。
3. 风险:主要涉及通知瑕疵风险、承租人抗辩风险和新债权人执行权利的风险。如果未有效通知承租人,可能导致转让无效;承租人可能基于原租赁合同中的抗辩事由对抗新的债权人;新债权人可能面临追索租金或设备的风险。
4. 权益保障:承租人的权益在转让后不会因出租人的债权转移而受影响。《民法典》第七百五十一条规定,租赁物在承租期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即租赁关系仍按原合同执行,除非新债权人要求提前解除。
5. 法律责任:若出租人未尽到通知义务,导致承租人因此受损,出租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如果转让协议违反法律法规,可能会被宣告无效,相关责任人可能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总结::融资租赁债权转让是合法的,但须遵守严格的程序,确保所有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参与者需注意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规避,以确保交易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