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效力问题:
1. 法律依据:《保险法》第32条,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如果被保险人并非真正的夫妻关系,假冒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效力待定。
二、知情权与诚信义务:
2. 依据:《保险法》第16条,投保人应对保险条款内容有充分理解。假冒行为违背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可能构成欺诈,影响合同履行。
三、受益人权益保障:
3. 《保险法》第42条规定,受益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假冒行为可能导致真实受益人权益受损,法律不保护非法定或约定的受益人。
四、法律责任追究:
4. 根据《刑法》第224条,假冒他人身份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可能触犯诈骗罪。保险公司有权向警方报案,追究法律责任。
五、保险理赔纠纷:
5. 若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可能会因合同基础不实拒绝赔付,引发法律诉讼,对双方都会带来额外的法律成本和时间消耗。
总结::保险合同的订立必须基于真实关系和知情同意。假冒夫妻关系填写受益人,不仅合同效力存疑,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且可能损害其他真正受益人的权益。因此,此类行为应严格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