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的核心在于了解在P2P平台案件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投资者是否还能将其在该平台上享有的债权进行转让。这涉及到的是刑事诉讼程序中对于涉及财产的处理以及债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这意味着,在P2P平台被立案侦查后,其相关资产可能已被司法机关采取了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因此直接进行债权转让可能会受到限制。
二、刑法中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如果未经司法机关许可,擅自转让已被查封、扣押的债权,可能触犯此罪。
三、物权法中的债权转让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债权转让合同,并不必然导致债权的转移,除非受让人取得对债务人的有效通知或债务人对此表示同意。在P2P平台被立案的情况下,由于可能存在司法冻结等情况,这种通知或同意可能难以实现。
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按照《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出借人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及其他服务自行决定并承担借贷行为的风险。虽然没有明确禁止在立案后的债权转让,但考虑到平台风险和法律不确定性,实际操作上可能面临困难。
五、法院执行阶段的债权转让
在P2P平台案件进入法院执行阶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1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将生效判决确定的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应当通知债务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平台已经被立案,债权转让仍然可能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
总结:
在P2P平台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投资者能否转让债权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司法机关对平台资产的控制情况、刑事诉讼程序的进展、通知债务人的可能性等。因此,建议在具体操作前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同时,也要注意债权转让可能存在的市场接受度问题,因为许多投资者可能会因平台风险而谨慎对待此类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