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用户可能在询问的是关于P2P(点对点)网络平台,如果其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相关责任人是否会被通缉的问题。他们关心的重点可能包括:犯罪行为的定义,法律依据,量刑标准,追责流程,以及如何认定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1. 犯罪行为定义: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或者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P2P平台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定,可能会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明确了P2P平台非法集资的几种情形,如“通过网络等信息网络发布虚假标的、虚构交易、设置资金池、承诺高额回报等方式吸收资金”。
3. 量刑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轻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重则可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数额和情节由法院根据案情判断。
4. 追责流程:首先,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其次,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法院依法审理并判决。若构成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刑事追责,可能被通缉。
5. 识别非法:P2P平台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看其是否具备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比如是否公开宣传,是否有明确的还款计划,以及是否超出限额等。同时,平台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许可也是关键。
总结:
P2P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若构成犯罪,责任人确实可能面临通缉。但具体案例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判断,且非法行为通常需要具备特定条件。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平台时,应确保其合法合规,避免参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