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可能关注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定义:用户可能想了解这一犯罪行为的具体含义,包括其构成要件、主体资格以及法律规定。
2. 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确定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这涉及到损失额的认定标准和计算方式。
3. 法律责任与处罚:用户可能关心犯有此罪的个人或单位将面临怎样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处罚、民事赔偿等。
4. 举证责任:用户可能想知道在司法实践中,由谁来承担证明经济损失的责任,是控方还是辩方?
5. 损失追偿机制:用户可能会问,如果他们作为受害者,应该如何追讨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经济损失的计算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存款人的本金、利息损失、资金使用成本、投资机会损失等。具体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案情及证据进行判断。
举证责任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受害人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经济损失,但法院也可能要求被告人提供反证。若涉及复杂的专业问题,可能需要借助鉴定机构进行评估。
损失追偿机制主要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两种途径。受害人可以在刑事案件中申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也可以在刑事案件结束后,针对未被刑事判决处理的部分,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总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仅涉及刑事责任,还可能导致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受害者应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在刑事或民事诉讼中追偿损失。同时,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国家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