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否属于诈骗?
用户关注的焦点在于,如果行为人通过非法手段吸收公众存款,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否被视为诈骗,两者之间的区别和法律责任有何不同。
1. 定义对比:
- 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关键在于“非法占有为目的”。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是刑法第176条规定的,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承诺还本付息或者以其他方式吸收资金,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其目的是非法集资,而非诈骗个人财产。
2. 目的不同:
- 诈骗罪通常是为了个人非法占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则是为了金融机构或组织的营利目的。
- 诈骗罪的手段更具有欺骗性,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往往表现为承诺保底收益、高回报等诱惑,但实际并不具备履行还款的能力。
3. 法律依据:
-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做了补充规定,明确指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的通知》等法规,进一步明确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和处理方式。
4. 法律责任:
- 诈骗罪的刑罚通常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重,因为后者主要是行政违法行为,可能面临罚款、吊销金融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相对较轻。
- 如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及诈骗性质,如虚构投资项目、虚构高收益等,可能构成诈骗罪,同时追究刑事责任。
5. 判断标准:
- 确定是否构成诈骗,需要看行为人在吸收公众存款时,是否存在故意误导,使公众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资金。
总结: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本身不直接等同于诈骗罪,但若行为人采取了诈骗手段,意图获取不正当利益,那么可能会被认定为诈骗罪。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动机和手段,以及对财产所有权的侵犯程度。在实际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