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能关心的问题是:一旦被指控或者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后,犯罪主体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涉及的资金如何处理,以及对于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等问题。作为资深高级律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意味着行为人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2. 资产处置:
依据《刑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属于违法所得,应予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这些资金会被用于返还给受损的存款人,如果仍有剩余,则依法上缴国库。
3. 涉案人员责任:
除了直接责任人外,如果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单位的负责人、主管人员明知并纵容此类行为,也可能构成共犯,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此外,《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规也规定了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的法律责任。
4. 行政责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还可能触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5. 对受害者的赔偿与救济:
依据《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受害者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包括本金、利息损失以及其他实际损失等。
综上所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理主要包括对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追究,涉案资产的追缴与返还,相关人员的连带责任认定,以及受害者的权益保障等多个层面。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适用相应的法律规定,确保公平公正地处理该类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