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或者以变相方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用户可能关注的焦点包括:罪名定义、构成要件、法律责任、实际案例以及如何避免触犯此罪。
1. 罪名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 构成要件- 主体:一般是自然人,但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
- 客观方面: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即未获得许可而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
- 主观方面:故意,即明知行为违法但仍实施。
- 影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3. 法律责任- 个人犯罪:刑期、罚金或者两者兼施,具体量刑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
- 单位犯罪:单位罚款,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4. 实际案例实践中,一些非法集资平台、P2P网络借贷平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查处,如E租宝、钱宝网等。
5. 避免触犯- 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商业银行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
- 不向非金融机构投资或存款,尤其要警惕高息诱惑。
- 投资前,确认机构是否具有合法的金融许可证。
- 如遇疑似非法集资行为,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
总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擅自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对此类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企业和个人应遵守金融法规,确保金融活动的合法性,防止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