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能关心的问题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下是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对这个问题的五个方面的详细解答:
1. 犯罪构成要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3. 证据收集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进行调查取证,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借款合同、收据、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确认是否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事实。
4. 程序流程- 接受举报或报案:当发现可能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时,公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 初步审查:公安机关会对报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 立案决定: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进行立案。
- 侦查活动:对嫌疑人进行讯问,搜查、扣押相关物品,调取有关证据等。
5. 法律责任对于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除了上述刑罚外,还会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总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主要看行为人是否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未经许可吸收公众存款并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且达到了法定的数额标准。一旦成立,将面临刑事处罚,并可能被追缴违法所得。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