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非吸案件中主动联系业务员,通常会关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法律定义:用户可能想知道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否构成此类犯罪。依据《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如果用户的业务行为触犯了这一条款,他们可能会担忧。
2. 行为判断:用户想知道他们的具体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例如通过承诺高回报、不正当营销手段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如果业务员以销售理财产品、投资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并未向监管机构备案,可能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
3. 法律后果:用户关心如果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如刑事责任、罚款、财产追缴等。《刑法》规定,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4. 自我保护措施:用户想知道如何避免或降低风险,比如是否存在合法合规的替代方案。律师会建议用户严格遵守金融法规,进行正规的金融活动,避免使用欺诈手段吸引投资者,并确保所有的业务操作都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5. 后续处理:用户还可能关心如果已经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进行辩护或寻求救济。这可能涉及到刑事诉讼程序,包括聘请律师进行辩护,提供证据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或者在法院判决后寻求民事救济。
总结:面对非吸案件,用户主动联系业务员时主要关注的是行为的法律性质、可能的后果以及如何保护自己。作为法律顾问,应帮助他们理解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合法合规的建议,并指导他们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